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 多领域释放稳中向好发展积极信号
央视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有哪些亮点?新一轮“以旧换新”和以往有什么不同?来看专家的解读。
方案提出,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的规模效应。
专家表示,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表示:“我们整个的生产工艺、生产装备不仅面临绿色化、低碳化、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面临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升级的趋势。”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经历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多轮行动。那么,新一轮“以旧换新”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专家表示,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实施领域、补贴标准等方面都和以往差别巨大。这次实施的领域不仅有传统的家电、汽车,还有一些耐用消费品,在生产端,工业装备也纳入了这次政策的实施范围。
在消费领域,上一轮“以旧换新”活动属于大件耐用品普及的阶段,而本轮则从解决“有没有”升级为看重“好不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标准引领,更好地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
换了新的设备,旧的设备去哪?以生活中最常见的手机为例,数据显示,目前1部手机的平均寿命在2.2年左右。中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的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达到20亿部以上。对于不具备流转价值的手机,可以拆解后进行资源回收。资源回收企业可以从1吨旧手机中提炼出200克黄金,还有一些其他材料资源,这实际上就是新一轮“以旧换新”重点提及的回收利用环节。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融资室副主任李泽正称:“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提升废旧设备和消费品循环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除此之外,近日,我国能源、粮食、住房、人口、制造、生态等领域均释放出积极信号,龙年开新局,中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发展有支撑、有基础、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