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工作领跑全省的“数字”背后

来源: 2012/1/6 11:33:18  访问量:633
大字体
小字体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文雄曾经强调——在国内外大企业纷纷加盟“衡阳雁阵”,全市经济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需要积极去做的事之一,就是想方设法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作为政府对外的“窗口”,优质服务,无疑是市政务服务中心最核心、最重要的职能。市委、市政府对其作用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认识深、看得重、要求高”,张文雄、张自银、廖炎秋、段志刚等市领导对这个政府形象“窗口”异常重视,对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实、落到位,在身体力行推进相关工作之余,更是时刻不忘为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敲响“警钟”。

  有自上而下的压力,再加上自我整顿和约束,市政务服务中心在2011年的最终工作成绩单超乎寻常的优异——全市政务服务网上办理量在年底一举超过长沙,领跑全省。

  从数字看工作实绩

  数字: 2011年,我市网上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办结达到39万件,跃居全省第一。其中,市本级办结20万件。

  亮点:各项政务服务公开办结量全省领跑,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突破,也证明我市政务公开的推行达到一个历史高度。这是全市各级各部门致力推进的结果,更是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协调、指导督查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通过网上办结,意味着政府工作的公信度和透明度越高,老百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相应扩大。一个服务事项从申请,到受理,到办理节点,再到办理的终点,服务对象可以通过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电子显示屏和网上一目了然——效率如何,质量如何,自然心里有数。

  从数字看工作效果

  数字:2011年,市政务服务中心6个大厅实现财政收入33.9亿元(不含社保医保基金),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2%,是2003年的17.7倍。其中中心本部一、二、三大厅完成财政收入3.66亿元,较上年增加1.86亿元,同比增长103%,成功翻番。

  亮点: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的财政收入主要为:国土收入、报建规费和交警上牌办证服务费等。对这些非税收入,市政务服务中心依法依规做到应收尽收,为全市经济总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做出重要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这项成绩还是在2011年报建项目较前一年减少的情况下取得的。最直接原因在于,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创新征收方式,通过建制度、控源头、堵漏洞、明纪律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杜绝收费自由裁量权和人情关系收费,颗粒归仓,实现“大丰收”。

  从数字看服务能力

  数字:市政务服务中心全年共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7万件,是2003年办结量的4.5倍。

  亮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量的增加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说明“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科学发展就是抓大项目、好项目”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大好,发展速度在加快,一大批项目接踵入衡并落地,需要审批和报建的项目自然水涨船高而增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在与时俱进地增强,办事能力完全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服务在提速,绩效在提升。

  从数字看服务提速

  数字:2011年,我市最终确定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为268项(含省下放的1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21项,拟取消19项,市本级实际减少59项。拟确定服务事项299项。

  亮点:为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的相关精神,我市依法进一步取消不必要的审批项目、精简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审批层级。此举实现审批“减关”提速,也大大促进了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提速。

  一方面,我市对原有的305项行政许可项目、24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及市本级管理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和规范。同时,对三类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即办件、一审一核件和承诺件),明确规定即办件比例不低于50%,进一步压缩办结时限,提速50%以上。进一步清理审批的前置条件和标准,减少审批中的自由裁量权,精简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另一方面,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市政务服务中心制定整体工作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县市进行调研,确立了“重心下移、减少层级、能放尽放、惠民便民”的工作思路。经过清理,明确下放县(市)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1项,市本级委托县市办理44项。此举扩大了县(市)区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从数字看服务质量

  数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政务服务中心办件办结率达到100%,实际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50%以上,群众满意率99%以上。

  亮点:为实现高效运转,市政务服务中心要求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依法行政、热情服务,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办事程序一张图,收费标准一张表,审批办结一次准,答复咨询一口清;要求在办理行政许可时,一律按照“法定时限减半”的要求限时办结。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末,张自银市长倡导成立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代理服务中心,并亲自授牌。这个代理服务中心,对投资工业、农业、旅游业、商贸、物流业且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不含土地资产)的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且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不含土地资产)的项目,开辟VIP绿色通道,免费实行审批代理服务,最大限度缩减办结时限,最大限度提高审批效能,最大限度降低建设业主的办事成本。这无疑是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最大的特色之一。2011年,市本级对18个重大投资项目开展了审批代理免费服务,共为369家企业解决408个具体问题。

  从数字看执行能力

  数字:为贯彻中办发【2011】22号文件,我市在全省第一个起草了《衡阳市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待市委、市政府审议后出台实施,指导实践。

  亮点:为起草《实施意见》,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入县(市)区及市直部门调研,同时分别两次征求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意见,中心负责人多次修改,八易其稿。《实施意见》在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特别是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其中的两个亮点,市委常委会已专题研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工作。

  其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于,《实施意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的指导性、纲领性意见,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新跨越。

微信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登录后可对文章进行评价、以及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