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确“十二五”时期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中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传递了上述信息。《规划》还指出,在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设施方面,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90%,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基本建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规划》指出,在优化社区服务内容方面,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覆盖到所有社区。同时,新增社区服务从业人员200万人,每个社区至少拥有一名大学生或一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80%以上的社区党员和30%以上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基本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服务队伍。80%以上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每个社区拥有5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80%以上的驻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基本建立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协调、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
《规划》还全面部署了“十二五”期间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一是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服务,二是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三是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推进社区服务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工程包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
《规划》提出,继续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重点发展面向农村老年人、病残人员、妇女及未成年人等群体的照料、帮扶等服务,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据中国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介绍,到“十二五”期末,社区居民将能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社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社区法律、治安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