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在衡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展集中视察活动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邵俊杰报道 12月4日,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封哲夫带领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在全市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展集中视察活动,并在5日上午开展座谈会。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立出席座谈会。
12月4日下午,人大代表们先后到中山南路衡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中山南路夫之巷、南岳第一峰广场、福寿街、潇湘八景广场、保卫里历史文化创意街区、苏州湾老街、东洲岛等地开展视察,详细了解全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关工作情况。
在5日的座谈会上,听取了市住建局、市资规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交流座谈。
黄立要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规划先行是关键所在。要精心编制规划,扣好这“第一粒纽扣”,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各位人大代表请教、及时报告,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可行性。要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从修缮维护到日常监管,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切实传承好城市的历史文脉。要提升和推动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等市容风貌,对于老旧小区,要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其特色风貌,实现居住功能与文化韵味的同步提升。要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充分发动街道社区的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认同感,让保护工作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大家要认真吸取、采纳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将这项工作抓好落实。
封哲夫强调,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任务很重,要登绝顶莫辞劳。大家要以更宽的视野抓好规划编制、更高的标准抓好项目建设、更新的思维抓好文化研究、更严的要求抓好保护利用和更优的机制抓好保障落实。在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出台之后,市人大将及时审议和报批《衡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同时根据需要,积极推进工业遗产保护、文物保护等专项立法。市政府要相应出台相关规章制度,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历史建筑修缮投入,强化申名工作经费保障,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打造更多衡阳文化品牌和标志性景点。各位人大代表是社会的中介、行业的翘楚、人民的代言人,要多为衡阳申报、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油、出力,在“申名”中展现人大代表的风采,彰显人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