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织密治理网 雁峰激活“微循环” ——看基层“毛细血管”如何托起城市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雁城之星摩天轮缓缓升起的轿厢里,雨花亭社区的邻长王冬云透过玻璃俯瞰城市,感慨道:“没想到为群众做些分内事,能获得这样的礼遇。”
当天,包括他在内的一批最美邻长、组长不仅免费体验城市地标,还享受了健康体检等专属礼包。这场特别的“云端表彰”,揭开了雁峰区以“三长制”创新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密码。
去年以来,该区通过“五邻工作法”“7+N激励套餐”等创新举措,让5347名片长、组长、邻长在基层治理中“有位更有为”,全年解决民生实事1390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五邻工作法”:把议事桌搬到百姓家门口
“房屋漏水问题我们这样解决行不行?”2月24日,雨花亭社区屋场恳谈会现场,社区书记唐媛组织组长、邻长以及居民代表集中反映老旧小区改造后的一些情况,大家现场说问题、解难题。
这样的场景,在雁峰区已上演近300次。该区创新“党建聚邻、恳谈睦邻、联户近邻、服务暖邻、文化润邻”五邻工作法,引导片长、组长、邻长不定期开展“屋场恳谈会”“首峰夜话”“逢四说事”“圆桌议事会”,将民主议事阵地延伸到凉亭广场、小区院落。
在黄茶岭街道五星村,126户村民仅用49天完成搬迁,创造征拆“雁峰速度”的秘诀就藏在“议事会”中。雨花亭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86名“三长”逐户收集诉求,把补偿方案细化为“一户一策”清单,通过“邻长提方案—组长核诉求—片长统意见”三级议事机制,仅用40天就高效完成203户房屋拆迁和搬离改造。
“平急双模转换”:关键时刻彰显硬核担当
去年7月,台风“格美”来袭,厉家冲社区三黄路路段因强降雨引起路段内涝积水0.7米深,积水漫延至路边的孝道养老院内,厉家冲社区邻长汪伟莲裹着雨衣和社区工作人员、其他居民一起齐心协力,迅速开展应急排涝行动,两小时路面恢复畅通。
危机时刻,雁峰区500余名“三长”构筑起防汛“人墙”。这种“平时服务、急时应战”的能力,正是源于雁峰区构建的“邻长—组长—片长—社区—镇街”五级响应机制。
从防汛前线到经济战线,“三长”就像万能插座,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接。
作为雁峰区商圈经济核心区域——市府路商圈,“三长”在关键时刻彰显了硬核担当。先锋社区市府路商圈党支部书记李振平告诉记者,通过构建“社区+商圈”党建联盟,引导“三长”入网格、领岗位、优服务,去年以来,帮助商户解决子女入学、就近租房、企业减税退税等商户急难问题155个。目前,市府路商圈已拥有特色饮食、电竞潮玩等业态320家,日均人流量达3万人次,最高时达10万人次,重现了雁峰区商贸旺区的历史荣光。
“您好,我是龙斌,是沿江社区书记、也是社区片长,现在我们社区一步一景……”在旅发大会中,“三长”化身“服务员”“宣传员”“安全员”,提供旅游咨询3万余次,发布短视频400余条,排查隐患786个。南岳第一峰等5大文旅项目借势出圈,实现从“老旧景点”到“网红地标”的蝶变。
“7+N激励套餐”:让治理者感受城市温度
“在摩天轮上看雁峰新变,这份礼遇太珍贵了。”幸福社区邻长周正国在黄茶岭街道近日举行的2024年“最美组邻睦邻里——最美组(邻)长”表彰大会上感慨道。
雁峰区委组织部创新推出物质精神双激励的“7+N套餐”:从老年大学学位预留到健康体检,从报刊订阅到云端瞰城,54名“最美组(邻)长”收获的不仅仅是礼包,更是价值认同。
目前,雁峰区各村(社区)结合实际采取设置积分兑换点、发放积分券或奖品等措施,激发“组长”“邻长”的工作热情。白竹皂社区的最美邻长王建坤,最近就用服务积分在超市兑换了体检套餐。该社区建立了包括超市、理发店等积分兑换点,将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量化为可存储、可兑换的“道德银行”。
夜幕下的雁峰区霓虹闪烁,从一线攻坚到云端表彰,从文化润邻到平急转换,雁峰区用“小机制”激活“大治理”的实践仍在深化。正如雁峰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所说:“当每个‘三长’都成为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最坚实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