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区:以“三会三文”为纲 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雁峰实践
雁峰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以“三会三文”为纲,坚持人民至上,探索出一条具有雁峰特色的基层民主实践之路。
全链条覆盖: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
党委主导。区委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纳入总体工作部署,纳入党委工作目标,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区委书记专题调研,区委常委联点指导,区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出台《关于打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雁峰品牌的工作方案》等8个文件;邀请专家专题授课,持续加大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率先在全市升格区人大代表服务中心,全力推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雁峰实践。人大主推。完善“两个联系、两个覆盖、两个进站”机制——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4名基层代表,区代表联系10名选民;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监督活动常态化;五级人大代表全员进站履职,国家机关负责人每年进站联系群众成为制度。政府主动。每年预算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办理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78条,完成新增学位2301个、社区充电桩改造33个等惠民工程。代表主体。五级代表累计走访联系选民900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100件,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主力。在雨花亭片区改造、成章划片入学、中山南路限时限行等重大决策中,群众全过程参与方案制定与监督,实现“家门口的民主政治”。
全方位深化:从“站点建设”到“品牌赋能”
标准化建设。出台《关于推进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三创”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成62个代表联络站、11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其中白沙洲街道代表联络站获评省级示范站,成为上海闵行区、河北沧州市等地考察学习的目的地。规范化运行。坚持“线上”“线下”并行,依托湖南省“智慧人大”平台,实现意见“线上”收集、问题“线上”解决。“线下”深化代表主题活动、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六进”活动、代表接待活动,269名人大代表累计接待群众3355人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品牌化履职。推进“一地一品”建设,创建“首峰夜话”“商圈议事汇”“逢四说事”“邻里议事、代表有约”“营盘山下议事会”“幸福圆桌会”“永不休会的屋场恳谈会”“民生实事面对面、代表群众心连心”等8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议事品牌。融合化服务。创新“代表之家+”模式,11个居民议事厅成为民意直通车,确保党委政府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全环节闭环:从“程序民主”到“实质民主”
民议发展大事。通过“幸福圆桌会”“逢四说事”“商圈议事汇”等载体,让群众在产业项目落地(如天津特变)、文旅开发(如南岳第一峰)、中山南路街区经济发展等决策中全程参与,实现“党委中心事”与“群众心中事”同频共振。民定改革要事。在机动车管理立法、文旅资产盘活等改革中广纳民意,让“群众金点子”变成了“改革金钥匙”。民管治理难事。落实“群众呼叫、社区吹哨、代表先到、部门报到”机制,创成7个国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光芒照亮基层治理。民督民生实事。连续4年开展区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通过“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闭环管理,落实六一小学提质改造等项目30个,让“政府说了算”变成了“群众说了算”。民办群众急事。出台《社情民意收集处理办法》,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处理流程图”,短平快地解决路面破、街面旧、屋面漏等急事,让“民声烦心事”变成了“民生暖心事”。
雁峰区通过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改善各领域,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雁阵模式”。正如南华大学外国留学生所言:“在这里,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未来,雁峰区将继续深化“三会三文”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雁城大地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